当下,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梳理动漫文化内涵、历史、特点,说明动漫与人类的关系。在各个层次阐释和普及动漫文化的魅力,既有深入的动漫文化、动漫理论研究,提升它的艺术谱系价值,更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刷新人们的动漫认知--让年长的隔膜者不鄙视轻视,让年轻的喜爱者奠定热爱和尊敬动漫之心。
中国国际动漫节业已超越单独的专业节展态势,逐步成长为一个全民参与的属于杭州、属于全国的多元素创意盛会。动漫之于杭州,已不单单是一种经济效益显着的业态呈现,更逐步成为杭州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动漫已如悄然春雨,漫布于杭州的大街小巷,浸润到杭州文化生活的内髓里,成为杭州文化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年的四五月间,这个城市都会被热闹和热情包围。如果说,这些是中国动漫业普遍的蒸蒸日上的语境的话,那么,也几乎是同时,你可以在任何现场听到关于动漫业发展瓶颈与问题的真知灼见。我想,伴随着日益深入的动漫产业,直面产业一线的毋庸虚文敷衍的动漫人,都会直言中国动漫如今到了需要思考其关键问题和突围方式的时候了。一直以来,杭州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为名片,传达给人们的是精致典雅的审美印象和人文情怀;而今,动漫作为这座东方休闲之都的新标志、新符号,8年来,竟已渐渐地、深深地影响和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那么,这些数量背后"烧"掉的资本、"烧"掉的无法面世的片子,其命运几乎可以说是腹死胎中,可怜夭折。这种盲目和浪费整体折射了数量追求之下的先天缺陷。繁而不荣,这是中国动漫发展至今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2011中国动漫产业报告》说,中国动漫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量大国。这当然不过是一个数据,但很遗憾,这个数据说的是产量第一大国,质量或者说口碑、品牌、受众满意度所构成的动漫精品有多少?屈指可数。
其次,事实上,强烈的功利主义和浮躁病,使得动漫从业者从整体上看,缺乏动漫这一"文化"产业所需的艺术家的灵魂和岗位责任。即是说,说大家更爱钱、更爱折腾,而未必那么爱动画和漫画本身;换言之,动漫行业的从业者生态和人格偏商人型、技术人型,缺文学型、艺术家型。"繁而不荣"这一现象还表现在,动漫产业越来越成为举国产业。无论比较有条件的沿海经济发达、人才资源略有优势的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条件实在不具备的城市,甚至有些连基本的动漫认知和动漫消费都没有培养起来的区域,都纷纷建设起动漫产业园区、动漫基地、动漫学院。热闹,却掩饰不住内部的荒凉。
再次,尽管政府支持,维系了很多动漫企业的存在,但很多动漫企业靠动漫其实没法赚到多少钱,实现自己的发展、升级。换言之,不少动漫企业供参观访问的价值大过于自身活力,其中客观上动画片的行业卖片规矩也令得很多动画公司越做越亏,只能依附于政策的庇佑和政策的套取。
最后,动漫专业的院校虽然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但是否真的培养出有市场适应力和前瞻性的、有技术能力同样有从业理想、责任的人才,这依旧是一个问题。同时,也盼望文学编剧人才早日进驻动漫;盼望资本与动漫产业有更好的融合暨投入。